硬盘故障,真的会一夜归零吗?
群晖NAS以稳定著称,但再好的设备也逃不过硬盘物理损坏。差不多每10位NAS用户就有1位遭遇过硬盘故障。好消息是:只要操作得当,90%以上的数据都能救回!

本文基于真实救援案例,手把手教你识别故障 → 紧急处理 → 数据恢复 → 预防复发,让你的珍贵照片、文档、视频一个不丢!
第一步:快速判断硬盘是否真的坏了
出现以下现象,先别慌张,可能是“假故障”:
| 症状 | 可能原因 | 检查方法 |
|---|---|---|
| 存储空间显示“已降级” | 硬盘离线 | 控制面板 → 存储空间管理器 → 查看状态 |
| 蜂鸣器狂响 | 硬盘错误 | 信息中心 → 日志中心 → 搜索“disk error” |
| 硬盘灯常红 | 物理损坏 | 前面板指示灯观察 |
实操技巧:打开DSM桌面 → 存储空间管理器 → HDD/SSD,点击问题硬盘 → “健康信息”。
如果显示 “警告”或“严重”,进入下一步。
第二步:紧急停机,防止二次损坏
错误做法:直接拔电源!
正确操作:
- 登录DSM → 控制面板 → 信息中心 → 服务 → 暂停所有套件(Drive、Photos等)
- 等待10秒,确保无读写操作
- 点击右上角电源图标 → “关机”
- 断电后不要摇晃NAS,轻拿轻放
为什么不能硬关?
突然断电可能导致正在写入的数据损坏,扩大损失!
第三步:物理更换硬盘(5分钟完成)
工具准备
- 十字螺丝刀
- 防静电手环(可选)
更换步骤
- 记录故障硬盘的盘位编号(如HDD 1)
- 按压对应托架锁扣,抽出硬盘
- 用螺丝刀拆下旧硬盘,装上新硬盘(同品牌同容量最佳)
- 推回托架,听到“咔哒”声即固定
- 开机,等待DSM自动识别
实操提醒:更换时戴手套,避免指纹油污影响硬盘!
第四步:数据恢复实战(3种场景)
场景1:SHR/RAID 5/6容错(最常见)
- 状态:存储空间“已降级”但仍可访问
- 操作:
- 存储空间管理器 → 选择降级空间 → “修复”
- 选择新硬盘 → 开始重建(4TB硬盘约需4-8小时)
- 重建期间不要关机,可正常读文件
- 结果:数据100%无损!
场景2:双盘同时故障(RAID 1/SHR-1)
- 状态:存储空间“崩溃”
- 操作:
- 不要尝试修复!
- 联系群晖官方或专业数据恢复机构
- 提供原始硬盘,成功率70%-90%
场景3:单盘Basic卷(无冗余)
- 状态:数据完全不可访问
- 操作:
- 使用Linux系统,安装testdisk工具
- 命令行输入:
testdisk /dev/sdX(sdX为坏盘标识) - 选择“Intel/PC partition” → “Analyse” → “Quick Search”
- 找到丢失分区 → “Write”保存
- 成功率:60%-80%(视损坏程度)
第五步:预防未来故障(3个必做设置)
1. 启用S.M.A.R.T.定期检测
- 存储空间管理器 → HDD/SSD → 选择硬盘 → “健康信息” → “S.M.A.R.T.测试”
- 设置每月完整测试一次
2. 配置邮件/SMS警报
- 控制面板 → 通知 → 电子邮件/SMS
- 勾选“硬盘错误”“存储空间降级”通知
3. 定期备份(3-2-1法则)
- 本地:Hyper Backup → 另一台NAS
- 异地:Synology C2云(加密传输),或者备份到阿里云等云端。
- 离线:外接硬盘每月归档一次
真实救援案例分享
用户A:DS920+,4盘SHR,一盘红灯
操作:按教程更换+重建,6小时后数据完整恢复
耗时:6小时,成本0元
坏盘并不可怕,准备决定成败
群晖NAS的RAID/SHR设计让单盘故障不再是灾难。关键在于:提前规划 + 冷静操作 + 定期备份。一次正确的救援,能救回你几年的珍贵回忆!
立即行动:
- 打开DSM,检查当前存储空间状态
- 为重要文件夹创建第一个Hyper Backup任务
- 购买一块备用硬盘,放在机柜待命


